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分析】
诗歌以“快乐”穿全诗。在“快乐”中反映祖国的美好,表达儿童的心情和远大的理想。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投影、幻灯)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或放录像)
2.边听边想:六一节孩子们是怎样过的,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过得这么愉快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从中找答案。
二、自由读课文
1.读诗,画出生字。
2.略了解诗意。
第一节写我们在郊游时看到的景物。
第二节写我们在郊游时听到的声音。
第三节写我们为未来的理想而快乐。
第四节写我们用唱歌跳舞来庆祝快乐的节日。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1)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
(2)老师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贝)、艳(丰+色)、康(广+隶)、祝(礻+兄)、健(亻+建)。
形近字比较识字:巾—中、贺—货。
积累词语识字:健康、祝贺、鲜艳。
(3)不易读准的字:祝、裳(翘舌音)康、裳(后鼻音)
(4)自由读,开火车读。
(5)读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2.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
红领巾勇敢感谢鲜艳祝员啦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
(2)读准字音,认真观察。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敢”的第一笔是“┐”。
“祝”的部首是“礻”。
“谢”是左中右结构,中间“身”撇不超出竖。
“勇”上“甬”下“力”
(4)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四、正确、流利地读诗歌(要求读正确)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懂诗歌,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教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出示诗歌朗读。
二、学习诗歌
1.自由读诗,讲讲不理解的词语。
鲜艳:指花的颜色多而且美。
衣裳:衣服。
祝贺:庆祝。
2.学习第一节。(看图,或课件)
(1)在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来到了哪里?(花园、草地)
(2)第一句“小鸟”、“带路”、“风”、“抚摩”、“花园”、“草地”把我们带入什么样的情境中。(欢乐、幸福)
(3)看到了什么?(花儿开放、草狼绿油油、小鸟、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
(4)从“鲜艳”、“美丽”、“像朵朵花儿开放”说明我们生活得怎样?(幸福、美好)
(5)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快乐)
(6)请大家一起带着激动、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一节诗。
小结:这一节抒发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节日时愉快心情,说明他们生活非常幸福。
3.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后,用第一节诗这一节诗。
(2)我们在这儿听到了什么?(白杨树哗哗响,小鸟歌唱)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4)带着这种心情自由练习读诗。
4.学习第三节。
自由读后想。
(1)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亲爱的祖国?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没有社会主义祖国就没有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
(2)党和祖国这么关怀我们,我们该怎么做?
a.“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是说练好了建设祖国的本领。
b.“天空“指祖国需要的地方。
c.“飞翔”指为祖国贡献力量。
(3)小结:说明“我们”幸福成长的原因,表达了“我们”感激之情和崇高理想。
朗读时,要感悟出“红领巾”的幸福与感激之情。
5.学习第四节。
(1)自由读诗第三节,说说怎样读好这一节诗。
(2)“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
(3)想想:“唱啊”想唱什么歌?“跳啊”想跳什么舞?
(注意“跳啊,跳啊,跳啊”朗读时应是欢快、跳跃的节奏,“唱啊,唱啊,唱啊”应声调激昂)
(4)试着读一读。
小结:“我们”欢度节日的欢乐心情。
三、有感情地读全诗
四、总结全文
1.读全首诗。
2.诗歌为什么以“快乐的节日”为题目?
(诗歌以“快乐”贯穿全诗,在“快乐”中反映祖国的美好,表达儿童的心情和远大的理想。)
3.“六一”儿童节,你们怎样过的?
五、背诵诗歌
六、作业
背诵诗歌。
小 ……此处隐藏5825个字……我们不小的帮助啊!同学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想不想进行自我检测。5、做测试题:
学生点击测试题,自我检测。想做哪一题就做哪一题。
三、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汇报交流: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很快完成了练习题。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师:地球上出现的第一种恐龙究竟什么样呢?
2、练习一:
第一种恐龙的特点:
⑴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
⑵ 它们有什么特点?
⑶ 小结:
课文从恐龙的大小、行走的方式向咱们描述了地球上第一种恐龙的模样,让我们再读读这一句,边读边想象它们的样子。
⑷ 学生齐读第二段:
师:就这样,经历了数千年之后,它们变了吗?变成什么样了呢?
3、练习二:
了解恐龙的庞大家族:
⑴ 谁能读读这一句?
⑵ 读了之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 小结:
曾经如狗般大小的恐龙,经过数千年之后,大小、行走方式、甚至连性情都发生了变化,繁衍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用什么词形容这样一个家族最合适呢?
(形态各异)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恐龙真是太有趣了。你们喜欢它们吗?你对其中的哪些最感兴趣呢?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⑷ 进入交互平台,点击相关资料,看看能不能查到你感兴趣的。
⑸ 反馈:
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⑹ 多么有趣的大家族啊!让我们再好好的朗读这一句。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恐龙,最后都幸运地飞上蓝天了吗?
4、练习三:
了解猎食性恐龙:
⑴ 说说猎食性恐龙的特点。
⑵ 这一句中有你读不懂的地方吗?
⑶ 其实,猎食性恐龙能具备滑翔的能力,并最终飞向蓝天,这只是一部分科学家的推测、假设,你们相信他们的推测吗?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有一点是不用咱们怀疑的,请大家齐读:“不管怎样,……崭新的生活天地。”
5、练习四:
总结全文:
读完之后,你喜欢恐龙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不仅已经喜欢上了恐龙,而且已经深深地被作家笔下的文字而吸引。想不想把作者这样精彩的描述背下来呢?
6、练习五:
练习背诵1~4自然段:
老师引背,学生跟着背。
7、过渡:
同学们,我们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已经对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大家不仅已经喜欢上了恐龙,而且被作者有趣的文字所吸引。在即将告别恐龙世界的时候,科学家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告诉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参加网上论坛吧。
四、网上论坛
1、学生点击参加讨论。
2、指名读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交流第一个讨论题:
⑴ 选择了这个话题的同学真不少!想说的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吧!
⑵ 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5、交流第二个讨论题:
⑴ 很多同学认为科学家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能不能说说理由呢?
⑵ 不认同的同学也发表你们的看法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7知识目标
1、学会“惜、照、柔”三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大自然中万物的和谐。
3、默写古诗。
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和看围,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大自然中万物的和谐,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从中懂得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1、学会“惜、照、柔”三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受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方法
结合图,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题解题
1、出示小池投影片。这幅彩图多么漂亮!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满池碧绿的荷叶,荷花还未开放,是初夏。)图上除了荷叶还有什么?(细细流动着的泉水,小蜻蜒。)
2、揭示课题,齐读两遍。解题。“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描绘小池什么景色呢?我们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
2、指名朗读,进行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看文听读,注意听出节奏。
三、讲读课文,了解诗意
全诗共四行,分两层意思。
1、学习第一、二行。
①学生自读一、二行。仔细读,想词意,思考诗句的意思。学生年龄较小,可做如下辅助。
借助书上插图,边看教师边提问:
泉水从什么地方,怎样流出?流到什么地方?
水面什么样?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根据诗意,以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把诗句变成具体美丽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②教师小结:小荷塘的水是从细细的泉水汇集的,它缓缓流人池中,绿荫映照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水,也变得碧绿了。
2、学习第三、四行。
(1)学生自读三四行。仔细读,思考诗句得意思。
(2)说说诗中描写得小荷是怎样得?
(3)初露尖角得小荷吸引了谁?它在那里做什么?(看图进行想象)
3、小组讨论,大家共同交流自己看到或想到得初夏小荷塘得美丽情景。
4、教师小结:这首诗诗人用细细的流淌的泉水、浓密的树阴、清澈平静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荷角的蜻蜓,描绘初夏小荷池的美。
5、请把四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讲一讲。
6、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体会诗句的意思
二、背诵课文(做到人人会背)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识记字形。
本课中的生字“惜、照、柔”,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引导学生自己说识记方法。
“柔”指导学生把音读准确。
2、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
“惜”,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先两点,后中间的竖,右边的“昔”写大点。
“照”,下面是四点,要写匀称,把“昭”字托住,不要写成一横。
“柔”,上面是“矛”,不要少写撇。
四、默写全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