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8 09:38:34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⑵ 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2、过程和方法:

⑴ 初步学会借助注解、工具书,扫除课文生字词。

⑵ 通过朗读、质疑 、探究,正确理解第一次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细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1、朗读题目《第一次真好》,学生会读出不同的语气和重音。到底怎么读好?看到这题目,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

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并借助注释、词典,联系语境读读掌握这些词:

雏形 丰硕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 不可磨灭

2、同桌交流初读感悟,并诉之于朗读。学生练读,老师范读相结合。

3、在初步探究有收获的基础上,还有什么问题?

4、合作研讨:

如: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语句上的疑难:风情雏形具体而微不一定都愉快。

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5、全班交流与总结,再次朗读全文,加深体会。

6、语言应用:

⑴ 只是一种点缀。

⑵ 冉冉升起。

⑶ 一 硕大的 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⑷ 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⑸ 值得低回品味。

⑹ 给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⑺ 玲珑剔透。

7、作业: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你的第一次写成一段话。

⑴ 完成思考练习二。

⑵ 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难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方法

1、课件教学。小组学习。教师导学。

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走进作者

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 、《漫长的旅途》等。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其中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就是是《安恩和奶牛》,曾作为丹麦的语文教材,广泛流传。

二、正音释词

miǎn tiǎn 腼腆羞怯; biě 干瘪瘪 ; zhě 七皱八褶;

Cáo 嘈杂 ;xiè 卸货 ;wēi依偎 ;jiàn 相间

xiá cī 瑕疵 ;dú小犊 ;zīzhū 锱铢必较 ;

chóu chú 踌躇

三、整体感知

安恩为什么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读了全文你觉得安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初识安恩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安恩的?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头奶牛?写奶牛对表现安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走近安恩

阅读课文3-19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安恩对买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六、人物形象归纳

年老贫困、勤俭朴素、

沉静安详、善解人意、

善良慈爱、自尊、富有同情心

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朋友,像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极富慈爱之心。

七、课堂小结:随着我们对文字的亲近和深入,心中的不解和惊奇被温暖和感动代替。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被她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就让我们翻开文学史,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长廊,和大师交谈,认识他们用心灵与智慧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感受文学的魅力与风采。

文学“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希望同学们亲近文学,推开这扇神奇之门,真正步入神圣的文学殿堂,领略其绮丽的风光。

七、预习布置:第五课的预习

课堂练习 一、整体感知

1、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2、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2 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

第二部分:§3 -§19 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课堂小结 随着我们对文字的亲近和深入,心中的不解和惊奇被温暖和感动代替。安恩,这一平凡而特殊的形象清晰地走近我们的心灵,被她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启迪人生,升华灵魂。

就让我们翻开文学史,走进色彩斑斓的文学长廊,和大师交谈,认识他们用心灵与智慧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感受文学的魅力与风采。

课外作业

学习文章中作者对安恩老太太的人物刻画的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描写人物的短文。

板书设计人物形象:

年老贫困、勤俭朴素、

沉静安详、善解人意、

善良慈爱、自尊、富有同情心

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朋友,像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极富慈爱之心。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 ……此处隐藏6687个字……请同学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 “忌”是个形声字,心里有所顾忌,上面是个“己”,个“心”。(书空)

(2)“璧” “玉”字,因为“璧”是一种玉器。

汉字中有不少字义和形紧密结合,了解意思,就不容易写错。

3、读好三个词语。

4、这三个词语就是11、12、13课的课题,(出示:课题) 作为课题,这样写有问题吗?(出示《 》)单独做题目,后面没有文章,千万不要忘记《 》。

5、这是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通过学习,我们也了解了三个著名人物。交流。

(1) 扁鹊:原来不叫扁鹊,他的原名叫秦越人。由于他医术高明,人们把传说中神医的名字扁鹊送给他。他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出示:身份 医学家)

(2) 孙膑:不是“田忌赛马”吗?为什么你说主要人物是“孙膑”?(人物是两个,但主要介绍孙膑)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出示:军事家)著有军事著作《孙膑兵法》。

(3)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政治家。出示:政治家

6、这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仅要说得出,还要写得出。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默写,注意“蔺”字不要写错。(学生默写)

7、出示:扁鹊

孙膑

蔺相如(复习“蔺”的字形 )

8、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医学家??扁鹊,军事家??孙膑,政治家??蔺相如,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对人物的特点也有所了解。你能用一句话介绍吗?

课题

主要人物

身份

特点

《起死回生》

扁鹊

医学家

医术高明

《田忌赛马》

孙膑

军事家

善于观察

《完璧归赵》

蔺相如

政治家

大智大勇

例:扁鹊是一位医学家,他是个医术高明的人。

扁鹊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学家。

医术高明的扁鹊是一位医学家。

二、了解复述课文的相关知识,检查反馈。

1、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出示:复述课文

为什么要复述呢?复述可以让我们对课文讲的内容了解得更清楚,同时也可以训练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很重要的本领。复述不是从头到尾地背诵课文,它是有方法的。

2、这三课文要求我们复述哪些内容?老师把每课文后“阅读芳草地”中有关复述的要求打在投影上。

出示课后练习(指名读)

阅读芳草地

《起死回生》 仔细读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先想一想扁鹊是怎么做的,然后把这部分内容复述给同学听。

《田忌赛马》默读课文,想一想两次比赛分别是怎样比的,结果怎样。然后把其中的一次复述听。

《完璧归赵》复述从“蔺相如来到秦国……”课文结束。想想蔺相如是怎么一步步和秦王斗智的。

3、想一想这三课文分别让我们从哪些方面复述呢?

(1)《起死回生》扁鹊治病的动作 (扁鹊“怎么做”?抓住动作叙述扁鹊如何治病。)

(2)《田忌赛马》马的出场顺序 (“怎么比”?一定要讲清马的出场顺序;你们在复述的时候选第几次?为什么选第二次?这是孙膑帮助田忌反败为胜的关键,马还是原来的马,正由于孙膑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终是田忌反败为胜。)

(3)《完璧归赵》蔺相如的语言 (“怎么斗智”?蔺相如是文官,他和秦王斗智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

出示:扁鹊治病的动作

马的出场顺序

蔺相如的语言

4、 为什么练习要这样提示我们?对照表格,联系人物特点思考课文为什么让 我们抓这些复述?

(1) 文章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着重对他治病时的动作进行描写,因此在复述时要抓住他的动作。

(2) 正是由于孙膑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判断,最终才能转败为胜,因此一定要讲清马的出场顺序。

(3) 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正是通过他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时的语言来表现的。

5、归纳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复述就是要我们根据文章描写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将最能反映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的部分讲述出来。通过三课文的学习,我们对怎么复述有了一点了解,今后要不断运用,不断揣摩,预习时,对课后的练习要多加关注,它能提醒我们读文章时从哪些方面思考。复述时,重点内容要熟读成诵,其余的内容要作简要的交代,否则别人听不明白。

出示:《起死回生》

扁鹊在虢国都城听说太子突然死亡,心里很纳闷,他称自己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请他入宫。…

6、接着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复述擂台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复述,组员打分,最后推选代表在班级中交流。

出示:复述擂台赛

要求:(1)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2)能把最主要的部分说清楚。

(1)小组复述。

(2)班级交流。请三位同学到讲台前分别复述三课文,其他同学听清是否将主要内容说清楚。及时点评:你讲述的十分流利,看来你已反复朗读过课文;你不仅讲得流畅,而且绘声绘色,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课文,体会了人物的感情……

7、:学语文不能读过就算了,对经典故事要反复读,熟读品味,回家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有所感悟。

三、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

1、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有不少成为成语。这三课文是其中的三个成语。出示:成语(起死回生 田忌赛马 完璧归赵》……)

2、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生动、精炼,来源广泛,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学习成语,不仅要知道它的名字,还要了解典故,这样会了解更多的文化,同时运用复述的本领讲给别人听。

3、初步了解成语的本义及引申义

(1)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完璧归赵” 的意思是??

出示:完璧归赵: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是它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本义)

(2) 这里还有一句句子,读一读。

出租车驾驶员在车里拾到一笔巨款,在警察的帮助下完璧归赵,失主十分感谢。

这句句子中用到这个成语还是现在的意思吗?“璧”在这里指巨款。“赵”指失主。

(3)引申义是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示)

现在我们多用它的引申义。

3、 要了解成语如何使用,有什么好方法?(查《成语词典》)是呀,一年级时我们不认识字查《新华字典》。查词语用词典,现在学习成语可查《成语词典》,和工具书交朋友,会学到很多本领。

4、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这单元的训练重点“复述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成语有了新的认识,希将这三则成语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其他成语,了解它的典故,理解成语的含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