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8 09:38:3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2、能看懂图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一、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1、复习第九课的内容,怎样写请假条。

2、练习写请假条。(总复习六第1题)

3、教师讲评,指出错误的地方。

4、再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3月25日,王洪生病了,感冒发烧,不能去上学,要向周老师请假一天。

二、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2题)

1、看看图,读一读提示,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编故事。……此处隐藏4555个字……/p>

学习生字:

恰qiā:正好;部首:忄;笔画数:9;结构:左右;组词:恰好(正好)、恰恰、恰巧(凑巧)。

委:wei :的确、确实;部首:禾;笔画数:8;结构:上下;组词: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委托(请人办理。)委曲(弯弯曲曲)

枪:qiang一种兵器;部首:木;笔画数:8;结构:左右;组词:手(qiang)枪、枪(qiang)支。

井:jing能取水的深洞;部首:井;笔画数:4;结构:独体字;组词:井水、水井。

捞:lao从液体中取东西;部首:提手旁;笔画数:11;结构:左右;组词:捞鱼、捞取。

扰:rao扰乱,搅扰;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打扰、扰乱。

抚:fu安慰,慰问;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抚爱(照料)抚摸、抚养(爱护并教养)

学习词语:

假使:如果。表示假设的关联词。例如:假使有事情,请告诉他。假使我现在有钱我就给你买玩具。

恰好:副词,正好,刚好。例如:今天恰好是我的生日。

讲话:说话。例如:请你上课时不要讲话。

饭碗:盛饭的碗。

里头:一定的范围或时间以内。例如:这里头有西瓜吗?

二、巩固练习:

男女生对比读生字、词;分组读、各小组间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生字、词语的读法及意义、用法。

四、布置作业:

写生字、组词。

第三课时

一、讲解课文:

1、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是谁?

(四个;分别是:小尤拉、妹妹、奶奶、妈妈)

第一自然段:(老师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三自然段:故事的开头。

问题:1、小尤拉想的第一件好事情是什么?

(以上问题可用原文回答。)

重点词:

假使表示假设的关联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妹妹的。

问题:

1、小尤捞为什么叫妹妹走开?

(因为他想着救掉进井里边的妹妹而不愿意陪她玩。)

2、小尤拉想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重点词:恰好

第六至十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奶奶的。

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讲了小尤拉只想着所谓的好事情,而不愿意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讨论:

1、为什么小尤拉不愿意做这些事情?

2、小尤拉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3、我们以后要怎样做?

重点词:恰好

二、巩固练习:

1、分小组表演这个课本剧。

2、用汉语讲这个故事。

三、小结:

这篇课文以小尤拉为主人公,他确实想做好事情,可是他总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

九、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十、板书:

2、好事情

救妹妹

小尤拉的好事情 救奶奶 事情不论大小,只要

对人有帮助就是好事

救小狗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学习,学会运用重点生字词,懂得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去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m、f,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主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游戏引入

以邮递员阿姨送信的方式练习读a、o、e、i、u、b、p的读音及a、o、e、i、u的四声。

二、 学习声母m、f

1. 学习m。

(1) 读m:

a.观察图画: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

b.引出声母m,教师范读,让学生观察、模仿,再自己试读,掌握发音要领后练读,然后指名读,齐读,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识记形m:把图与声母m联系起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学习声母f

(1)读f

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这个声母念什么。

读准f,教师领读,学生练习。

(2)识记f,问: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和f的形相似?(读儿歌,相机书空。)

3.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三、练习拼读

1.以f为例,指导拼读,进一步学习拼读方法。

2.合作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

3.积累音节(前面学过的)拼读。

板书:ma mo me mi mu

4. 提问:这几个音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是由哪个声母和哪几个韵母组成的?练习后提问。教师指名、变序抽查。

四、 学习读读连连

1. 学读音节的四声。

(1) 按顺序读,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可用口头组词来练习四声。打乱顺序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师以一幅图为例指导拼读。

2. 学生合作练习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重点指导读好双音节词,尤其是轻声,如mā ma。

①图上画了什么?

②师范读mā ma。

③总结方法:这两个音节是相同的,后一个音节不带调,读轻声,要又轻又短。

④范读、模仿读等。

五、 学读儿歌

六、 练习巩固

1. 找朋友,教师读声母或音节,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字母。

2. 读儿歌,记字形。

3.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看课本上的带调音节,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能又对又快地在书上指出来。

(二课时)

一、 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 观察:m、f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二、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