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大赛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导游大赛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游大赛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博物院,我是导游小陈,故宫,本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的宫殿,也是600年来中国皇权的象征, 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薇,来自天上。禁,是权力,来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这一片占地72万平米的宏伟建筑群。相传紫禁城有宫殿9999间半,实际上是8700多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作为皇权的集中代表,这里的一土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投射出君临天下、皇权神授的气魄。
我想,最具有代表性的物件,莫过于我们眼前这座霸气十足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了,这是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体量最大、雕镂最精的宝座。我们可以看到,它设在太和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的是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通高172厘米、宽158厘米、纵深79厘米。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周围摆设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而殿内靠近宝座的六根明柱和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宝座上方的蟠龙衔珠藻井,也统统罩以金漆,更显出“金銮宝殿”的华贵气氛,足见坐上这个宝座的人是何等尊贵。
其实,宝座作为皇帝的专用坐具,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也无论在紫禁城还是在离宫别苑,凡是皇帝所到之处,都要陈设宝座。有的宝座固定在殿宇中央地平上,与屏风配套,体形硕大;有的只是后宫暖阁木炕上设置的坐垫。其形式不同,规格有别,但体量明显大于一般坐具。宝座用材,多为紫檀木、黄花梨、酸枝木,装饰图案主要有龙纹、云纹、山水、花鸟等。明代的宝座在北京西华门外果园厂御用监制。清代宝座除了在造办处制作以外,还会由宫里出图纸到地方上去做,并由宫里派到地方的织造等官员来督办。宝座作为帝王的象征,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据说雍正皇帝还专门就宝座颁布过一道上谕。有一次,雍正帝发现,几个新进宫的太监在扫地的时候,挟持笤帚从宝座前昂然直走,全无敬畏之意。于是传谕乾清宫等处首领太监:要求凡有宝座之处,所有人经过时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数步方合礼节,否则将严惩治罪。由此可见,在统治者心目中,宝座是何等神圣之物,见宝座如见皇帝。
那我们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不管是在三大殿,还是乾清宫、养心殿,或是在东西六宫,请各位在欣赏古代建筑、文物珍藏时,可对其他的宝座多多留意一下,注意观察一下各宫殿中各式各样不同的宝座,相信会有收获的。好了,关于宝座,我先介绍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去看一看其他的珍贵文物。
导游大赛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办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之际参加“满意在铜仁”全区导游风采大赛,我是铜仁梵净山旅游公司地接部的导游杨芬,希望通过我今天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乡给大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小杨是铜仁的少数民族———位地地道道的土家族女孩;土家族百姓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见到贵宾第一件事就是献上一曲迎宾敬酒歌:
(唱敬酒歌);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曾聚,但有相见时
土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土家多美酒,美酒敬宾朋
请喝一杯酒呀请喝一杯酒哟!
导游大赛导游词3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农架观光游览,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或是*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他的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尽可放心地坐他的车。咱们今天一起游览的是黄鹤楼。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闻名中外的神农架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渝两省市交界处,长江、汉水之间,神农架林区境内。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所以这里被称做神农架。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看过了野人的资料,大家也许非常好奇,不要着急,我们先欣赏这里的美景。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风景垭原名巴东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于是就更名为“风景垭”。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王光美同志来神农架,在这上面呆了两小时。她说:“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为什么不叫风景垭呢?”后更名为“风景垭”。风景垭海拔2785米,这里形成了石林丛生,如笋似柱的奇观。大家也许会想。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观。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称。风景垭奇特风光被誉为“神农第一景”。因此人们常说:不到风景垭,枉到神农架。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离开风景垭,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在停车场的周围,有大片的野生杜鹃林,每年5月至7月杜鹃花竞相开放,红的、紫的、黄的、白的杜鹃花簇浩浩荡荡,十分好看。杜鹃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名列第6。神农架野生杜鹃有6属19种之多,是一个奇 ……此处隐藏8208个字……如诗中所云“五月榴花红似火”。极目远眺,就有“似火榴花映刺山”的感觉。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安徽省最大的石榴专业盆景园了,园内的数百盆盆景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桩龄百年,十分珍贵。
大家往这边走,就是咱们今天要游览的最后一景了,叫做遗履浴足。为什么叫做遗履浴足呢?这里是有这么一个典故,大家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呢就是荆涂山的余脉刺山的山脚下,大家看到的这一泓碧水,伸向水边的山崖自然出现了一排圆溜溜的石头,极像人的脚趾,传说这就是大禹的脚。相传,这里就是“大禹浴足池”。大禹勤劳一生,为了治水,每天顾不上吃饭,书上说他“日中不暇饱食”,为了争取时间连自己的鞋掉了也顾不得拾起来,竟光着脚赶路。大禹在荆涂山峡治水,面对一片汪洋,遍地泥泞,他常常用木棒做成雪橇那样的东西绑在腿上艰难的行走。到了天黑休息的时候,才能解开脚上绑着的东西,在水里洗洗脚然后睡觉。而这里正是他当年洗脚的地方,因此叫做遗履浴足。
朋友们,这次禾泉农庄之旅即将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的支持与配合,小王途中有服务不周或讲解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小王期盼大家的再次到来,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归途愉快!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
垓下古战场导游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垓下古战场遗址观光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于此,在游览过程中小王将竭诚为您服务,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愉快的旅程。现在,就由我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被誉为“东方滑铁卢”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今蚌埠市固镇县濠城境内,史称“垓下之战”,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沉淀深厚,秦砖汉瓦,俯首皆是。
而今的垓下,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遗址犹存,仍可见当年风貌。其著名的景点有“霸王别姬”、乌骓马、虞姬池等等。
好了朋友们,咱们现在开始出发吧!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大型塑像就是“霸王别姬”。以“垓下之战”为历史背景,以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为素材,采用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造而成。说起来这里面呀,是有这么一段故事的,当年刘邦率领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楚军,展开决战攻势,项羽帐中饮酒慷慨悲歌,留下了千古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两把青铜利剑拔地而起,对峙成一个大三角,剑的底部基石上刻有左青龙右白虎的图形,以示龙虎之争。雕塑的四周,安放了楚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编钟,象征着“四面楚歌”的战争氛围。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体态高大彪悍、桀骜不驯的石马雕像就是乌骓马。此马日行千里,凌空若飞,项羽乘坐此马征战数载,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相传,项羽死后,乌骓马伏在主人身旁七天七夜,不饮、不眠、不食,最终饥饿而死。
乌骓马旁,便是著名的虞姬池。当年项羽军帐驻扎于此时,虞姬常到池边浣发,池水清澈见底,水面如境,久旱不涸。池边两棵古树,一棵千年榆树同根伴生着一棵桑树,相依相偎,当地人称为连理树—榆抱桑。据传,虞姬自刎后,这里是项羽抱着虞姬的遗体痛哭的地方,后来此地生长出一棵榆树和一棵桑树,榆树紧紧的抱着桑树,象征着项羽与虞姬的忠贞爱情。
朋友们,游览了这些著名的景点之后,咱们再来看一看近年来在此地陆续出土的一批国家级文物吧。垓下古战场遗址内出土了各类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70余件,主要是石器、陶器、铁器和钱币等。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垓下之战,出土的铜箭镞、铁箭镞、楚蚁鼻钱等文化遗物符合秦汉之际的特点,从考古方面佐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垓下古战场遗址为中华文明起源找到了新的佐证,是安徽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对研究古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游览到这里,咱们今天的垓下之旅也已接近尾声了,感谢大家一路上的支持与配合,小王途中有服务不周和讲解不当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小王期盼大家的再次到来,祝愿大家生活好,心情好,一切都好!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涂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涂山风景区观光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于此,在游览过程中小王将竭诚为您服务,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愉快的旅途。
涂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西郊,雄踞淮河南岸,是大禹治水的确凿证据之地。中国历史上以大禹为首的规模巨大的“九导天下之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大一统社会的奠基礼就是在涂山举行的,从而确立了涂山文化在淮河文化以及夏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我们今天的游览线路呢主要是沿着朝禹路,经系马石、台桑、卧仙石、启母石等多处景点到达禹王宫。
我们的车已经到达了涂山脚下,请大家带好行李物品随我一起下车。俗话说“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大家在游览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朝禹路边了。您现在看到的这块高约2米的石柱,就是“系马石”。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历朝的文武百官,在每年的六月初六登涂山拜祭大禹,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崇敬,文官必须在此下轿,武官必须在此下马,乃在此处立石系马,“系马石”也由此得名。
沿着朝禹路往前走几步,在我们的左边就是著名的“台桑”,台桑俗称台桑石,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我国史学、民俗学专家考证,此为中国古代青年男女幽会的遗址。它的存在为世界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物证。台桑的附近,一上一下,这两块石头相依而立,这就是鸳鸯石。相传,这里也是启的诞生之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王朝第一位皇帝的诞生地。
再往前走看到的就是卧仙石,与台桑石相邻。相传,当年大禹与涂山氏女女娇曾坐在这里,促膝谈心,结下了美好的姻缘。
抬眼望去,这尊高十来米的石像就是启母石了。启母,即启的母亲。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因忙于治理水患,婚后4天就离家而去,多年未回,贤德痴情的启母忧心忡忡,常常在山坡上眺望滚滚的淮河,盼望丈夫早日归来,久而久之,竟“漫云化石危崖巅”,现在通常也把启母石叫做“望夫石”。
游客朋友们,现在大家来到了涂山的顶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禹王宫。相传是汉高祖刘邦下旨建造的,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禹王宫仍存庙舍三间,前院左右为清静道院和纯阳道院,穿堂的客厅是提供休息的地方。禹王宫的这两棵古银杏,古态苍苍,虽经过雷霁火焚,仍然安然无恙,残杆上又长出丈余高的槠桃树,人称“树中树”。相传,此树是禹娶涂山氏女时所植,要问树龄究竟几何,难以确定,只有古语云“先有树,后有山,禹王问树几千年”。诗圣苏东坡登临涂山曾经写下“山外有山都入画,树中生树不知年”的诗句。爬了这么远的路也介绍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累了吧,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自由观赏,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在宫门口集合吧。大家游览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
文档为doc格式